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,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见证生命的坚韧与医学的奇迹。2025年3月16日,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张强副主任医师、李俊明主治医师、刘伟医师来到彭老家中进行术后随访,“我现在每天都能自己下楼散步,还能骑着三轮车出远门”,彭老的笑容里洋溢对生活的热爱。谁曾想,一年前他因严重的糖尿病足合并脓毒血症徘徊在生死边缘,面临着被截肢的命运。幸运的是,经过汉寿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80天的全力救治,书写了一个关于生命、希望与爱的传奇。
病例回顾
生死抉择,从“截肢”到“保肢”
61岁的彭老患有2型糖尿病30年余,一次意外的右足部外伤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。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,他的足部及小腿创面久久无法愈合,辗转多家医院,上级专家明确建议:“必须立即截肢,否则感染将危及生命”。然而,彭老及家属对截肢手术充满顾虑。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来到了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寻求治疗。
患者右足及小腿手术前图片
接诊的是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张强副主任医师,张医生仔细查看彭老的检查报告,认真询问彭老的病史,经过全面检查评估后诊断:右足及小腿前方皮肤坏死面积达60×20cm2,同时合并脓毒血症、重度贫血(血红蛋白56g/L)、高血压病2级(高危)以及乙肝后肝硬化伴胸腹水。骨科一病区团队反复讨论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“保肢”!“只要有一线希望,我们绝不放弃任何保肢的可能”,张医生的这句话,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,重新点燃了彭老和家人的希望。
多学科协作,精准施治
面对彭老感染控制、创面修复、器官功能维护等多重挑战,骨科一病区立即申请多学科协作,重症医学科、感染科、心血管内科、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、临床营养科、临床药学室等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,共同商讨并制定出了周密的治疗方案。
清创抗感染,稳定生命体征
![]() |
![]() |
患者右足及小腿术中图片
张医生介绍:“患者创面巨大,肌腱外露,常规皮瓣手术风险极高,我们决定先控制感染,促进肉芽组织生长,再择期植皮”。骨科一病区科室团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,在彭老入院后立即为其实施了彻底清创,清除了坏死组织及脓液。然而,挑战并未结束,术后彭老因大量胸腔积液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治疗。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,医务人员没有退缩,而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,共同为彭老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。
爱的传递,共绘生命画卷
在重症医学科,彭老先后经历两次消化道大出血和一次肺水肿,生命几度垂危。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凯俊副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团队日夜守护,密切关注彭老的病情变化,即时调整治疗方案。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,彭老的病情逐渐好转并渡过危险期。正如李凯俊主任所说:“我们不是在治疗单一疾病,而是在和全身多系统衰竭赛跑”。每一次病情的变化,都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;每一次成功的抢救,都是团队协作的胜利。
精准植皮,成功保肢
彭老病情逐渐稳定后,张医生带领科室团队为其实施了清创+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术,促进肉芽组织生长,为后续植皮奠定基础。
患者右足及小腿植皮术后图片
在创面条件得到改善后,张医生带领科室团队再次为彭老实施了植皮手术,术后右小腿及足背植皮存活良好。经过80天医护人员悉心的照料,彭老右足及小腿创面愈合良好,足部功能逐渐恢复,终于可以重新下地行走了。
患者右足及小腿术后恢复图片
出院当天,彭老特意向骨科一病区团队赠送了一面锦旗,上面写着“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”,“感谢医生们的坚持,让我重新站了起来!”彭老激动地说。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彭老对骨科一病区医务人员的崇高敬意,更是医务人员攻坚克难、突破绝境的最好见证。
医学的进步,不仅在于技术的突破,更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坚守。彭老先生的故事,不仅是医患同心、共克病魔的生动写照,更是生命的力量与医学智慧共同谱写的赞歌。同时,这场生命保卫战也彰显了汉寿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与“生命至上”的医者信念。未来,医院将继续秉承“以人为本”的宗旨,用更加精湛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,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。
骨科一病区 刘伟